唯只一真心,三缘坐断谁升沉。 遂成十法界,六道轮回自障碍。 不见一法即如来,方得名为观自在。 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。 灵从何来,圣亦何在。 拄杖敲时灶堕摧,一片虚明绝中外。
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五○
译文:
其实啊,世间唯有这一颗真心最为重要。当你能够截断三种缘(这里三缘可以宽泛理解为各种引发因缘、迷惑的因素),哪里还会有什么上升或者沉沦的分别呢。
因为有了这各种分别和妄念,就形成了十法界(佛教概念,包括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、人间、天上这六道,以及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这四圣法界)。六道轮回的苦,其实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障碍罢了。
如果看不到任何一个具体的法相,而能体悟到那本自具足的如来本性,这样才能够被称作是观自在菩萨所达到的那种自在境界。
要是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觉得奇怪,那怪异的现象自然就会消失。
所谓的灵性是从哪里来的呢?神圣又究竟在什么地方呢?
当我用拄杖敲下去的时候,连炉灶都会被摧毁。此时,一片虚空澄明,没有了内外的分别界限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释正觉
释正觉(一○九一~一一五七),号宏智,俗姓李,隰州隰川(今山西隰县)人。年十一出家,十五落发,十八游方,三十四出世。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,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,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。初住泗州普照寺。钦宗靖康二年(一一二七)四月,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。高宗建炎元年(一一二七)十月,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。二年六月,住江州能仁寺,九月,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。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。绍兴八年(一一三八),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,未阅月,归天童。二十七年卒,年六十七。为青原下十三世,丹霞子淳禅师法嗣。有宗法等编《天童正觉禅师广录》九卷传世。事见《广录》及所附周葵撰《塔铭》、王伯庠撰《行业记》,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九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一四、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九有传。 正觉诗,以辑自《续藏经》所收《天童正觉禅师广录》编为六卷。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