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古一百则 其九○

梦中拥衲参耆旧,列圣森森坐其右。 当仁不让犍穉鸣,说法无畏师子吼。 心安如海,胆量如斗。 鲛目泪流,蚌肠珠剖。 谵语谁知泄我机,厖眉应笑扬家丑。 离四句,绝百非,马师父子病休医。

译文:

在梦境里,我身披僧衣去参访那些德高望重的前辈高僧,诸位圣僧威严庄重地端坐在我的右侧。 在面对弘扬佛法这件大事时,我毫不退缩,就像那年幼的僧人勇敢发声,宣讲佛法时毫无畏惧,好似狮子在山林中怒吼。 我的内心平静得如同大海一般波澜不惊,胆量也像斗一样巨大。 我的眼泪如同鲛人的眼泪般流淌,又像是蚌被剖开,蚌肠中的珍珠显露出来(寓意我将自己内心对佛法的感悟毫无保留地展现)。 我在半梦半醒时说的那些话,又有谁能知晓其中泄露了我对佛法的领悟玄机呢?那眉毛花白的高僧大概会笑着说我这是在扬自家的“丑”(即把自己的感悟直白说出,有些不合常规)。 要远离“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”这四句的偏执见解,断绝所有的错误观念,就像马祖道一和他的弟子那样,他们对于佛法的领悟之“病”(超脱常规认知的境界)是无需医治的。
关于作者
宋代释正觉

释正觉(一○九一~一一五七),号宏智,俗姓李,隰州隰川(今山西隰县)人。年十一出家,十五落发,十八游方,三十四出世。得度于净明寺本宗大师,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,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。初住泗州普照寺。钦宗靖康二年(一一二七)四月,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。高宗建炎元年(一一二七)十月,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。二年六月,住江州能仁寺,九月,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。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。绍兴八年(一一三八),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,未阅月,归天童。二十七年卒,年六十七。为青原下十三世,丹霞子淳禅师法嗣。有宗法等编《天童正觉禅师广录》九卷传世。事见《广录》及所附周葵撰《塔铭》、王伯庠撰《行业记》,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九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一四、《宝庆四明志》卷九有传。 正觉诗,以辑自《续藏经》所收《天童正觉禅师广录》编为六卷。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