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刘紫微贡父公是集一首

惆怅栾城旧朋执,何殊阙里孔颜徒。 达生自信诚知命,晚节遭逢德不孤。 贯悉该明汉中垒,雍容通雅蜀相如。 老成流辈方吹荐,典训斯文示后儒。 疏奏襄阳正平手,表章天策伯襃俞。 明窗棐几一呻绎,背痒政逢长爪姑。

译文:

### 翻译 想起栾城那位旧时的挚友,这和当年阙里孔子与颜回那样的师徒情谊有什么不同呢? 他豁达通透,对人生有着深刻的领悟,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,晚年虽历经波折,但品德高尚,身边并不缺少志同道合之人。 他学识渊博,就像汉代那位知识全面、明白事理的中垒校尉刘向;气质雍容,文雅通达,好似蜀地的司马相如。 德高望重的前辈们都在极力举荐他,他所秉持的经典训诫与文化精神,将指引后世的儒生。 他向朝廷进献的奏疏如同襄阳的庞统那样精彩恰当,所撰写的表章也得到了如同天策府中被褒奖的伯襃一般的赞誉。 我坐在明亮的窗前,靠着书桌细细诵读他的文集,那种畅快的感觉,就好像后背痒痒时恰好遇到了善于挠痒的长爪姑。 ### 解析 这首诗是苏籀为刘贡父的《公是集》所题。诗中先是表达了对刘贡父的友情,将其比作孔子和颜回般的关系。接着称赞刘贡父达观知命,且品德高尚。又把他的学识和气质分别与刘向、司马相如相媲美。诗中还提到前辈对他的举荐,以及他奏疏、表章的出色。最后描述自己读其文集时的畅快感受。
关于作者
宋代苏籀
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