邵公济求泰定山房十诗 尽山亭

蚁封于何险,醯鸡岂必嗤。 须弥一目了,亭中大然之。

译文:

蚂蚁堆起的土堆哪里算得上险峻呢,那困在醋瓮里的小飞虫又何必去嘲笑它见识短浅呢? 在这亭中,一眼就能将须弥山这样庞大的事物看得清清楚楚,而亭子就这么坦然地立在那里,仿佛对这一切都了然于心,对眼前能如此清晰地观照万物表示认同。 注解:“蚁封”通常指蚂蚁堆起的小土堆,代表微小且看似不起眼的事物;“醯鸡”是指醋瓮里的小飞虫,常用来比喻见识浅陋的人;“须弥”即须弥山,在佛教概念中是非常巨大的神山。这首诗可能蕴含着一种对大小、见识等观念的思考,以小和大对比,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心境。
关于作者
宋代苏籀
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