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旱一首

阳厄会百六,骄亢惨如毁。 素秋垂二七,十旬赤千里。 土田灵龟坼,水车渴乌柅。 历时书不雨,槁矣吁田穉。 虽然海有潮,何堪井无水。 塞鼻炎烟鬰,吹面江风靡。 憬俗雪不降,炎洲冰讵履。 虐魃岂胜诛,巫尪窘臞悴。 雩禜按典彝,祝史殊跛倚。 资舟舟已尽,振廪廪余几。 枵然望云汉,邈乎嗥屏翳。 戎虏未入朝,耕战诚劳勚。 收募联什伍,倍蓰给饷馈。 伊人亏颗粒,主者遭忿詈。 覆载疑亭育,蘧蒢视生类。 作为三日霖,霶沱万事理。 焦枯已不救,根蘗或可冀。 疲民亿万口,生生荷天帝。 侏儒一囊足,孤寡千箱赐。 三军尽凫藻,邦邑岂小乂。

译文:

在这阳数遭受厄运的艰难时刻,酷热干旱到了极点,大地就像被烈火焚烧般凄惨。从初秋开始大概过了十七天,整整一百天里,方圆千里一片赤地。 土地干裂得如同灵龟的背壳,水车就像那口渴的乌鸦一样停止了转动。很长时间的记载里都没有下雨,田里的禾苗都干枯了,让人不禁为它们发出叹息。 虽说大海有潮起潮落,可如今连井里都没了水,又有什么用呢?弥漫的烟尘让人鼻塞难受,江面的风也萎靡不振。在这酷热的地方,就像那偏远习俗之地终年不见雪,炎热的南方怎么可能有冰呢。 那肆虐的旱魃简直罪大恶极,就算诛杀也难以解恨,那些巫师们也因为求雨无果而显得窘迫憔悴。按照典章制度进行祈雨祭祀,可负责祭祀的祝史们也是一副没底气的样子。 原本用来运输的船只都闲置无用了,官府粮仓里的粮食也所剩无几。人们眼巴巴地望着天河,期盼着降雨,可雨神却仿佛远在天边,毫无踪影。 北方的戎虏还没有臣服来朝,耕种和作战的人们实在是辛劳。朝廷招募士兵把他们编成队伍,要加倍供给粮饷。可百姓们连糊口的粮食都没有,负责征粮的人还遭到了愤怒的责骂。 人们怀疑天地是不是不再养育万物了,把生灵都当作微不足道的东西。要是能下一场持续三天的大雨,那一切事情或许就能有转机。 虽然那些已经焦枯的庄稼无法挽救了,但禾苗的根蘖说不定还能在雨后重新焕发生机。那数以亿计的疲惫百姓,都盼望着能得到天帝的庇佑而生息繁衍。 哪怕只给那些有能力的人一小袋粮食,也应该给孤寡之人赏赐上千箱救济。要是真下了雨,三军将士都会欢悦,国家和地方也就能得到小小的治理和安定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苏籀
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