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劝学行

昔岁原伯鲁,前日棘子成。 所谓悉常事,野哉亦苟生。 岂知负孔圣,义理如何行。 善饭斯为福,食肉其堪盲。 六籍漫不省,千载谁辨明。 秦时害文维法吏,赵高趦趄诳当世。 小夫无知信可耻,大官不学粗且鄙。 深思博问如其智,精义入神以致治。 从来廊庙须奇策,乃用弓戈为快意。 孔明泽中梁甫吟,著表行师肯倩人。 吕蒙孜孜窥往事,知新益解图当今。 横槊胡为忘试艺,不文不武伊何遵。 嗟予贫贱年将老,学古忧时满怀抱。 斯民陷溺岂无说,天下复平要有道。 子思立教自明诚,伯业华巅愈贪讨。

译文:

过去有原伯鲁,前些时候有棘子成。 他们所做的都是平常之事,粗野得很,不过是苟且偷生罢了。 哪里知道辜负了孔圣人的教诲,义理又该如何去践行呢。 只知道吃得好就是福气,像那些只贪图吃肉的人,简直是瞎了眼。 对六经全然不了解,千年来又有谁能把其中道理分辨清楚呢。 秦朝时损害文化、维护法令的是那些法吏,赵高迟疑徘徊,欺瞒当世。 小人物无知实在可耻,大官们不学无术,既粗俗又浅陋。 若能深思博问,就会有智慧;精通义理深入神妙之境,就能实现国家的治理。 向来朝廷需要奇谋良策,可有的人却只以动用武力为快事。 诸葛亮在草泽中吟唱《梁甫吟》,他撰写表章、带兵出征哪里会请别人代劳。 吕蒙勤勉不倦地探究往事,既能温故知新,又能为当下出谋划策。 那些人横握着长矛,却为何忘了试试自己的技艺,既无文才又无武艺,到底遵循的是什么呢。 可叹我贫贱之身,年岁渐老,学习古人之道,忧虑当下时局,心中满是感慨。 百姓陷入困境,难道就没有解救的办法?天下要重新太平,总得有正确的途径。 子思确立教育理念,倡导从明白事理达到真诚的境界,而那些图谋霸业的人到了巅峰还越发贪婪地征讨。
关于作者
宋代苏籀
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