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山一首

肮脏田官委吏偕,山于吾属倍青哉。 星言舆轿蒙茏里,山半振衣嚣哄埃。 针水布畦春泽匝,吟风夹路岁寒来。 架岩刳木泉悲响,鏁洞白云花烂开。 灰冷虚堂敷白氎,爨清一饭脯青苔。 欲求出世三空义,一咄疏狂道眼裁。

译文: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那些地位不高、身份平凡的田官和小吏一同出行,来到东山的所见所感,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: 我和那些平凡的田官、小吏结伴同行,这东山似乎对我们这些人格外亲切,山色显得愈发青翠。 天还未亮,我们就乘着轿子在草木茂盛、云雾缭绕的山林间赶路,到达半山腰时,我抖抖衣衫,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尘埃。 春天的雨水充足,那如同针状水流般灌溉着整齐的田畦。一路上微风轻拂,仿佛带着寒冬的气息。 山间泉水从开凿的岩石和木槽中流过,发出悲切的声响;白云缭绕着山洞,洞旁的花朵灿烂地开放。 空荡荡的佛堂里,香炉中的灰已经冷了,地上铺着白色的毛毡。在这里吃一顿简单干净的斋饭,菜肴不过是腌制的青苔。 我想要探寻超脱尘世的“三空”教义,面对自己的疏狂不羁,只能等待有道之人来评判与裁度。
关于作者
宋代苏籀
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