赠苏文瓘

推明能隼骨专车,按地谈天河洛图。 汉魏晋唐皆贯澈,典坟今昔不荒芜。 君家庭户闻风旨,吾事分毫等博屠。 岂待曲终思雅颂,直缘背痒遇麻姑。 预求补益三年艾,深识妖邪九尾狐。 博物伟然窥子产,济时岂必愧夷吾。

译文:

你对事物的洞察剖析能力如同传说中能知晓巨大兽骨的人那般敏锐,还能深入探讨天地间的奥秘,如同讲解《河图》《洛书》般透彻。 汉、魏、晋、唐这些朝代的历史,你都了如指掌、融会贯通,古代的经典文献在你这里也都研究得十分透彻,没有一丝荒废。 从你家庭的氛围和教导就能看出你家风不凡,而我所做的那些事情,与之相比,就如同博戏和屠宰之事一样微不足道。 我根本不用等到你言辞讲完,就已经感受到你身上蕴含着雅颂般的高雅气质,就好像后背发痒时恰好遇到麻姑来挠痒一样,让我倍感舒畅。 你能像提前准备三年的艾草那样,为未来做好规划和准备,又能像深刻认识九尾狐那样,清晰地识别出妖邪之人。 你知识广博,如同子产一样令人钦佩,在拯救时世方面,也未必会比管仲逊色。
关于作者
宋代苏籀

(1091—?)眉州眉山人,字仲滋。苏迟子。事亲孝,仅十余岁,侍祖辙于颍昌九年,未尝去侧。以祖荫官陕州仪曹,历太府监丞、将作监丞。请祠归,卒年七十余。以文学见知于晁说之、洪炎等人。有《栾城遗言》、《双溪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