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岘山次韵三首 其一

夜度一程云,平明踏山址。 山神岂妬我,飞雨乱眸子。 重岳衮衮去,前杰后俊伟。 晦明更百态,始望那及此。 路穷得精庐,税驾咨祖始。 老僧千金意,佳处相指似。 先生一笑领,得句易翻水。 安石未归山,却要山料理。 奇哉此一段,惊世无前轨。 酬山以快饮,春蕨正滋旨。 一丘傥许予,高卧饱松髓。 城中谩拄笏,那知有兹事。

译文:

夜晚在云雾中前行了一段路程,天刚亮就踏上了山脚。难道是山神嫉妒我吗?突然下起的雨搅乱了我的视线。连绵的山峦如潮水般向后方奔涌而去,一座比一座雄伟壮观。山间时明时暗,展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,刚开始眺望时哪里能料到有这样的美景。 走到路的尽头,看到了一座精致的寺院,我停下车马来询问寺院的由来。老僧怀着十分真诚的心意,给我指点着山中的美景之处。我微笑着点头领会,灵感一来,诗句便像流水一样自然涌出。 就像谢安还没归隐山林时,却要让山林来为他排忧解闷。这一段经历真是奇妙啊,世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。我用畅快的饮酒来酬谢这青山,此时春天的蕨菜正鲜嫩美味。要是能允许我拥有一座山丘,我就安心隐居,尽情享用松脂。城里那些人只是无聊地拿着手板,哪里知道还有这样美妙的山林之事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与义
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