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长乐亭

远山云迷颠,近山浄如沐。 客子曳竹舆,伊鸦过山麓。 我行一何迟,时序一何速。 东风所经过,林水一时绿。 疏雨忽飞坠,声在道边木。 淑气自远归,光景变川陆。 遥知存存子,明亦戒征轴。 霁色虽宜诗,不见此清穆。

译文:

远处的山峦被云雾缭绕,山头都变得模糊不清,仿佛云朵在那里肆意翻滚、迷乱了山巅;近处的山峦却格外明净,就好像刚刚被雨水清洗过一般,清新秀丽。 我这个游子坐在竹轿里,随着抬轿人“伊鸦”的呼喊声,竹轿缓缓地经过山脚。 我前行的脚步是多么迟缓啊,可这时间的流逝又是如此之快。 东风所到之处,树林和河水一下子都染上了绿色,展现出勃勃生机。 突然,稀疏的雨点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,雨滴打在道路旁边树木上的声音清脆悦耳。 温和美好的气息从远方归来,山川和大地的景色都随之发生了变化。 我远远地想到那位坚守正道的友人,明天他也会准备好车马出发远行。 雨过天晴的景色虽然适合吟诗,但是他却看不到此刻这般清幽宁静的美好景象了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与义
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