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与义同赋兼呈奇父

安隐轻节序,艰难惜欢娱。 先生守苜蓿,朝士夸茱萸。 前年邓州城,风雨倾客居。 何尝疏曲生,曲生自我疏。 岂无登高地,送目与云俱。 门生及儿子,劝我升篮舆。 出门复入门,戈旆填街衢。 去年郢州岸,孤檝对坏郛。 莫招大夫魂,谁揽使君须。 独题怀古句,枯砚生明珠。 亦复跻荒戍,日暮野踟蹰。 白衣终不至,眇眇空愁予。 今年洞庭上,九折余崎岖。 时凭岳阳楼,山川看萦纡。 孙兄语蝉连,王丈色敷腴。 不用踏筵舞,秋风摇菊株。 乐哉未曾有,是梦其非欤。 丈夫各堂堂,坐受世故驱。 会须明年节,醉倒还相扶。 此花期复对,勿令堕空虚。 明日风景佳,南翔先一凫。 可言知机早,政尔因鲈鱼。 分襟肺肝热,抚事岁月迂。 归家问瓶锡,生理何必余。 相期衡山南,追步凌忽区。 回首望尧云,中原莽榛芜。 臣岂专爱死,有怀竟不舒。 老谋与壮事,二者惭俱无。

译文:

我安于平淡的生活,轻易地就度过了一个个节气,在艰难的时世里,我格外珍惜每一份欢娱。先生您坚守着清寒的生活,就像只守着苜蓿这种普通的食物,而朝中的官员却在重阳节得意地炫耀着茱萸。 前年重阳节,我在邓州城,风雨猛烈地侵袭着我客居的住所。我何尝疏远过美酒,只是美酒自己疏远了我(指没有机会饮酒)。难道没有登高望远的地方吗?我极目远眺,目光与云朵一同飘远。门生和儿子们,都劝我坐上竹轿去登高。我出门又进门,只见街道上满是军队的旗帜。 去年重阳节,我在郢州岸边,独自驾着一只小船面对着破败的城郭。不要去招屈原大夫的魂魄了,又有谁能像当年的使君那样让人亲近呢。我独自题写怀古的诗句,那干枯的砚台仿佛生出了明珠般珍贵的文字。我也曾登上荒废的营垒,日暮时分在野外徘徊。盼着送酒的白衣人始终不来,只留下我满心的忧愁。 今年重阳节,我在洞庭湖上,一路上经历了无数曲折艰难。时常倚靠在岳阳楼上,观赏着山川的萦回曲折。孙兄说话滔滔不绝,王丈面容和蔼。不用在筵席上起舞,秋风中菊花摇曳生姿。这样的快乐是我从未有过的,这是梦还是现实呢? 大丈夫都应该堂堂正正,却无奈被世事所驱使。我们约定好明年重阳节,一定要再次醉倒在一起互相搀扶。这个美好的节日一定要再次相聚,不要让它虚度。 明天风景定然不错,就像那向南飞翔的第一只野鸭,有人说这是知晓时机早早归隐,就像当年张翰因为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一样。我们分别时心中满是热忱,回首往事,岁月过得如此缓慢。回到家问问那瓶钵锡杖,生活又何必追求太多呢。 我们相约到衡山之南,去追寻超越世俗的境界。回首遥望北方的天空,中原大地已荒草丛生。我难道是贪生怕死吗?只是心中的抱负始终无法舒展。老谋深算和壮志豪情,我惭愧自己两者都没有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与义
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