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七日夜咏月

月轮隐东峰,奇彩在南岭。 北崖草木多,苍茫映光景。 玉盘忽微露,银浪泻千顷。 岩谷散陆离,万象杂形影。 不辞三更露,冒此白发顶。 老筇无前游,危处有新警。 涧光如翻鹤,变态发遥境。 回首房州城,山中夜何永。

译文:

月亮起初隐没在东边的山峰之后,奇异的光彩却映照在南边的山岭上。 北面山崖上草木繁多,在那苍茫的夜色中与月光相互映衬。 忽然间,如玉盘般的月亮微微露出身影,那银白的月光如同汹涌的浪涛,倾泄在广袤的大地上。 月光洒落在岩谷间,呈现出斑驳陆离的景象,世间万物都在这月色中交织出各种奇特的形状和影子。 我不顾夜深三更,露水沾身,让这寒露落在我斑白的头顶上。 我拄着老竹杖,之前可没有过这样的夜游经历,在这险峻的地方总有新奇的景象让我惊叹。 山涧里的波光就像翻飞的仙鹤,在遥远的地方不断变幻着姿态。 回头望向房州城,此时山中的夜晚是多么漫长啊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与义
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