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客古南阳,问俗仁孝敦。 坐读杜羔传,起访城西园。 伟哉是家事,作传堪千言。 当年怀橘处,华屋澹晓暾。 大松荫后楹,小松罗前轩。 风露所沐浴,千载当连根。 我已废蓼莪,感兹泪河翻。 叶声含三叹,送我出园门。
题董宗禹园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万方求得之此其晚节色养之地也
译文:
我在古老的南阳客居,在这里询问当地风俗,发现这儿的人们都崇尚仁孝之道。
我坐着阅读杜羔寻母的感人传记,心中有所触动,起身去拜访城西的园子。
董宗禹家的这件事真是伟大啊,若要写成传记,足可以洋洋洒洒写上千言。
当年宗禹父亲像陆绩怀橘孝母那样寻找母亲的地方,如今华美的亭屋在清晨的日光中显得宁静而安详。
粗大的松树遮蔽着后面的房屋,小巧的松树排列在前面的廊轩。
它们被清风和露水滋润着,千年之后想必还会根脉相连。
我已经无法再像《蓼莪》诗中所写的那样奉养双亲了,感慨于董家的孝行,泪水如河水决堤般汹涌。
树叶沙沙作响,仿佛饱含着深深的叹息,一路送我走出园门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