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

奏书初不待衡谭,奠璧都南万玉参。 黄屋倚霄明半夜,紫坛承月眩诸龛。 声喧大吕初终六,影动玄圭陟降三。 可是天公须羯鼓,已回寒驭作春酣。

译文:

这首诗描述的是郊祀活动的盛大场景,以下是较为通顺自然的现代汉语译文: 臣子上书奏事起初并不需要像匡衡那样的善言进谏,在都城南郊举行奠璧祭祀的仪式,众多官员如美玉般齐聚一堂。 帝王所乘的黄屋车在夜空中高高矗立,照亮了大半夜的天际;紫色的祭坛承接月光,使得众多神龛光彩夺目,让人眼花缭乱。 演奏的乐声中,响亮的大吕之音贯穿始终,节奏有序;祭祀者手持玄圭来回走动三次,身影随之晃动。 难道是天公也需要羯鼓的热闹之音来助兴吗?这郊祀之后,仿佛已经驱走了寒冷,迎来了如春日般的温暖和酣畅。
关于作者
宋代陈与义
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