缘识 其九

露含千滴沥,幻化杳无迹。 心重一时间,寸阴堪可惜。 明根生惠性,德行多饶益。 掌握骊龙珠,纵横不改易。 浮生在眼前,海变黄沙碛。 万里似闲云,天高难障隔。 春来又复秋,正自销邪僻。 欲界共知深,恒河岂荡涤。 虚空有路岐,人迷慵去觅。 影里架金梯,坚持须是一。 愚痴恍惚中,返朴归淳质。 毁誉谩劳烦,终身还不吉。 河水注东流,自然无漂溢。 上下立尊卑,端恭何得失。

译文:

露水包含着千万滴,纷纷滴落,它变幻的踪迹却杳然难寻。 人们一旦心意专注,就要知道这每一寸光阴都值得珍惜。 清明的根性能生出聪慧的品性,良好的德行会带来诸多益处。 倘若掌握了如同骊龙颔下宝珠般的真谛,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会改变初心。 短暂的人生就在眼前,沧海也可能变成黄沙堆积的沙漠。 万里的行程就像那悠闲的云朵,天空高远,难以阻挡它的飘荡。 春天过去秋天又来,时光流转正好能消除内心的邪念与偏执。 欲望的世界,人们都知道其深沉复杂,就算是恒河之水又怎能将其荡涤干净。 虚空中也有岔路,可人们迷茫着却懒得去探寻。 要在虚幻的影像里架起通往真理的金梯,必须始终坚定不移。 愚笨痴傻之人在恍惚迷茫中,若能回归淳朴的本质就好了。 那些毁谤和赞誉不过是徒增烦恼,若一生都在其中纠结,终究不会有好的结果。 河水向东流淌,这是自然的规律,不会随意泛滥。 世间上下有尊卑之分,只要端正恭敬,又哪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宋太宗

宋太宗赵炅(九三九~九九七),初名匡义,后改光义。太祖弟,封晋王。开宝九年(九七六)即位,建元太平兴国、雍熙、端拱、淳化、至道。在位二十二年卒,年五十九。庙号太宗,葬永熙陵。见《宋史》卷四、卷五《太宗本纪》。有《御集》四十卷、《朱邸集》十卷、《逍遥咏》十卷、《缘识》五卷、《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二十五卷、《回文诗》四卷、《君臣赓载集》三十卷等(《玉海》卷二八)。今《逍遥咏》、《缘识》有传本,《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存有残卷,余均佚。 宋太宗诗,《御制逍遥咏》十一卷及《御制缘识》五卷,以日本弘教书院刊《大藏经》护教部露十所收为底本,保留《逍遥咏》原注,并酌采弘教书院丽轻、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。又据敦煌遗书《御制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残卷,录偈十八首(含残章),编次为第十七卷。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,编次为第十八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