缘识 其四○

若言笔法穷绝艺,书一字,至百字,八法从前亦非细。 分间布白要审详,浓淡均匀看可戏。 一则一,二则二,消息踪由无纵恣。 纸为阵,笔为矟,将军须是有谋略。 墨要干研清神思,点画临时要廓落。 形势奇状似龙蛇,平头大小宜斟酌。 曲须曲,直须直,意气方刚须雅饰。 闲暇规矩有指归,圆转楷模堪法则。 堪法则,有迟速,相钩相连光熠目。 古隶参杂故不拘,颠草纵横似花蔟。 偃仰莫把笔锋挫,先须顺𫎱回收左。 经心健硬晓浮沈,铿锵启发勿怠堕。 研穷体象貌亦同,博学精微先贤播。 化阴阳,势出矣,藏头护尾深有理。 禀乎人性是常情,递相映带可行止。 迟涩飞动似玲珑,慢引急牵如流水。 上捺下挑猛如虎,蜂腰鹤膝不堪睹。 壮士屈臂凤皇飞,张弓发箭胜于弩。 提撕秘思不可传,常存形影勿孤露。 勿孤露,谁别辨,义之平稳知深浅。 自然观察往还来,斗回角立能駈遣。 疴瘵缠身,溺水之禽。 长似死蛇,短似虾𢋙。 古人最慎,愚蒙大忌,名为不嘉。

译文:

如果要说书法笔法达到了绝妙的技艺境界,写一个字,乃至写一百个字,传统的书法八法从来都不是小事。 在字的结构布局、空白安排上一定要审慎周详,笔画的浓淡均匀搭配看着就有趣味。 一是一,二是二,书写的节奏和缘由不能随心所欲。 纸张就如同战场,毛笔就像是长矛,写字的人得像将军一样有谋略。 墨要研磨得干些来清神静思,落笔书写时点画要大气、不拘谨。 字的形态奇异得好似龙蛇舞动,笔画的长短大小要仔细斟酌。 该弯曲的就要弯曲,该笔直的就要笔直,书写时意气风发但也要有文雅的修饰。 闲暇时书写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准则,字体圆润流转的典范值得当作法则来学习。 值得当作法则的书写,有快慢节奏之分,笔画相互钩连,光彩夺目。 书写时掺杂古隶的风格所以不受拘束,狂草纵横交错好似花团锦簇。 书写时俯仰之间不要把笔锋写得顿挫生硬,先要顺势回收笔锋向左。 用心写出刚健有力的字,明白笔画的轻重变化,书写时要铿锵有力,不能懈怠。 深入研究字体的形象风貌其实是有规律的,广泛学习其中的精妙之处是先贤所倡导的。 书写如同化育阴阳,笔势就自然产生了,笔画藏头护尾很有道理。 书法体现人性是很正常的,笔画相互映带才能有起有伏。 书写时迟涩与飞动的笔画就像玲珑剔透的物件,缓慢引笔、急促牵丝就如同流水一般自然。 上面的捺笔和下面的挑笔要刚猛如虎,笔画不能出现像蜂腰鹤膝那样难看的毛病。 笔画要像壮士屈臂、凤凰飞翔一样有气势,又如同张弓发箭比弓弩还强劲。 书写的秘诀难以言传,要时常留意观察字帖的形神,不要随意乱写。 不要随意乱写,谁能分辨好坏呢,王羲之书法的平稳精妙要了解其中的深浅。 自然地观察字的起笔收笔、往来呼应,能巧妙地安排字的结构。 如果写出的字像病弱缠身、溺水的禽鸟一样软弱无力,长的像死蛇,短的像小虾,那就糟糕了。古人书写最为慎重,这是愚笨之人的大忌,这样的书写风格可不太好。
关于作者
宋代宋太宗

宋太宗赵炅(九三九~九九七),初名匡义,后改光义。太祖弟,封晋王。开宝九年(九七六)即位,建元太平兴国、雍熙、端拱、淳化、至道。在位二十二年卒,年五十九。庙号太宗,葬永熙陵。见《宋史》卷四、卷五《太宗本纪》。有《御集》四十卷、《朱邸集》十卷、《逍遥咏》十卷、《缘识》五卷、《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二十五卷、《回文诗》四卷、《君臣赓载集》三十卷等(《玉海》卷二八)。今《逍遥咏》、《缘识》有传本,《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存有残卷,余均佚。 宋太宗诗,《御制逍遥咏》十一卷及《御制缘识》五卷,以日本弘教书院刊《大藏经》护教部露十所收为底本,保留《逍遥咏》原注,并酌采弘教书院丽轻、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。又据敦煌遗书《御制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残卷,录偈十八首(含残章),编次为第十七卷。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,编次为第十八卷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