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遥自在何拘束,天地希夷无返覆。 勿把他心向外求,真宗理道相和睦。 人间天上尽修行,七宝山高混太清。 玉树玄珠明照室,命根悟者转增盈。 虚无入有何踪迹,非是神光化金液。 廓落方圆在杳冥,南来北去断消息。 灵元物象向天涯,古往今来圣事夸。 无碍智通精进心,研穷理路互交加。 奇哉离燄烹铅水,清静之中藏奥旨。 出没门庭景异常,十洲隠大神仙子。 绵绵若论太幽深,即是流珠不是金。 万卷经文兼在目,机关绝妙有浮沈。 开关寤寐来相逼,魄走魂归天地力。 风扫尘埃蹑紫云,睹其颜邈难别识。 勿生疑虑变阴阳,须信丹砂道理长。 若向此中明此义,十洲洞府蕴馨香。 康哉内景植仙桂,枝叶婆娑深根蒂。 真宗妙法审来由,修炼真空无涯际。 要知逆顺莫相非,广演周遮隠玄机。 先说艰难后始说,精穷运化遂相依。 瑶池浴凤通霄汉,金阙光舒何灿烂。 丹成可验不狐疑,常娥偷窃月中看。 春间花卉一齐开,天上优游谁肯来。 洞里烟霞牢秘隠,水精宫殿白皑皑。 昔日神仙皆烧炼,不说根由人岂见。 本是凡情枉谩劳,何年待得成九转。 密藏无使等闲知,碧落真如在两仪。 理外消停造化实,相逢遇偶勿怀疑。 直须意遣凡庸道,所以难言论秘奥。 先令顿悟了然空,方扣玄关驱烦恼。 从来教法甚分明,几许心迷事不成。 弃世比图闲自性,精修道路必长生。 归童返老超升界,正定威仪勿懈怠。 开闭善能若苦勤,奋迅光阴同一泰。 凡流学者不坚持,生灭门中故不知。 走缩阴阳无住相,非难非易细推之。 含胎十月无休歇,或作金兮或似雪。 认取还丹莫乱求,猕猴水底弄明月。
逍遥歌
译文:
这是一首充满道家修仙、养生思想的诗歌,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:
逍遥自在,不受任何拘束,天地一片虚寂,没有反复无常。
不要把心思向外去寻求,要让内心与真正的道理和谐共处。
无论在人间还是天上,都要好好修行,那七宝山高耸入云,与天空融为一体。
如玉的仙树和珍贵的玄珠明亮地照耀着房间,领悟了生命根源的人,精气神会更加充盈。
从虚无进入实有,哪里有什么踪迹可寻,并非是神光变化成了金液。
广阔的天地在那深远难测之处,来来往往,音讯断绝。
灵性元气和万物景象指向天涯,古往今来,圣人之事总被人夸赞。
拥有无碍的智慧和精进之心,深入探究道理,相互交织。
奇妙啊!那离火般的力量烹煮着铅水,在清静之中藏着深奥的旨意。
进出的门庭景色异常,十洲之中隐藏着神仙。
如果细细说来,这其中的道理十分幽深,这是流珠而不是黄金。
万卷经文都在眼前,其中的机关奥妙有起有伏。
开启和关闭的时刻,在睡梦中都来逼迫自己,魂魄的运行依靠天地的力量。
像风扫尘埃一样,脚踏紫云,看到那神仙的容貌,难以分辨清楚。
不要心生疑虑而改变阴阳的平衡,必须相信丹砂的道理深远悠长。
如果能在此中明白这个道理,十洲的洞府都会散发着馨香。
安康啊!身体内部的景象就像种下了仙桂,枝叶繁茂,根蒂深沉。
真正的道理和奇妙的方法要审察其根源,修炼真空的境界没有边际。
要知道逆顺的道理,不要相互非议,广泛地讲述却又隐藏着玄机。
先讲修炼的艰难,然后再慢慢道来,深入探究运化之理,相互依存。
瑶池中有凤凰在洗浴,直通云霄,金阙的光芒多么灿烂。
丹药炼成,可得到验证,不用再迟疑,就像嫦娥偷了丹药在月中观看。
春天里,花卉一齐开放,天上逍遥自在,谁还肯来到人间。
洞里的烟霞要牢牢隐藏,水晶宫殿洁白一片。
昔日的神仙都进行烧炼之术,不说其中的根由,世人怎么能知晓。
本是凡俗的情感白白地操劳,哪年才能炼成九转金丹呢。
要把这些秘密好好隐藏,不要轻易让人知道,天空的真如存在于天地之间。
在道理之外让造化的事实平息,相逢相遇时不要怀疑。
必须从意念上摒弃凡庸之道,所以这其中的奥秘难以言说。
先让人顿悟,明白一切皆空,才能叩开玄关,驱走烦恼。
从来教法都十分分明,多少人内心迷惑,事情难以成功。
舍弃世俗,追求闲逸的本性,精心修行,必定能够长生。
返老还童,超凡升界,要端正威仪,不要懈怠。
如果善于开闭,刻苦勤奋,时光飞逝,也能一样安泰。
普通的学者不能坚持,在生灭的轮回中自然不明白其中道理。
掌控阴阳,没有固定的形态,说难也不难,说易也不易,要仔细推究。
孕育丹药如同怀胎十月,不能停歇,有时像金子,有时像白雪。
认准还丹之法,不要胡乱寻求,就像猕猴在水底捞月亮一样,不可盲目。
关于作者
宋代 • 宋太宗
宋太宗赵炅(九三九~九九七),初名匡义,后改光义。太祖弟,封晋王。开宝九年(九七六)即位,建元太平兴国、雍熙、端拱、淳化、至道。在位二十二年卒,年五十九。庙号太宗,葬永熙陵。见《宋史》卷四、卷五《太宗本纪》。有《御集》四十卷、《朱邸集》十卷、《逍遥咏》十卷、《缘识》五卷、《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二十五卷、《回文诗》四卷、《君臣赓载集》三十卷等(《玉海》卷二八)。今《逍遥咏》、《缘识》有传本,《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存有残卷,余均佚。 宋太宗诗,《御制逍遥咏》十一卷及《御制缘识》五卷,以日本弘教书院刊《大藏经》护教部露十所收为底本,保留《逍遥咏》原注,并酌采弘教书院丽轻、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。又据敦煌遗书《御制莲花心轮回文偈颂》残卷,录偈十八首(含残章),编次为第十七卷。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,编次为第十八卷。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