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笥山留题

仙乡会应远,王事知何极。 征传莫辞劳,玉峰聊一息。 形骸已销散,心想都凝寂。 真气自清虚,非关好松石。 九仙皆积学,洞壑多遗迹。 游子归去来,胡为但征役。

译文:

这是徐铉五代宋初人,并不是唐代人。以下是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: 那传说中的仙乡,想来应该在很遥远的地方吧,而这纷繁的公务,真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。 传递公文的行程可不能怕辛劳,但到了这玉笥山,不妨暂且停下来休息一下。 来到这里,感觉自己的身体和外在的一切仿佛都消散了,心中的杂念也都凝结静止,一片空明。 体内的真气自然地变得清净虚无,这可不只是因为这里美好的松树和石头。 听说这玉笥山的九位仙人都是通过长期学习和修行才得道的,这山洞沟壑之间留存着他们众多的遗迹。 远方的游子啊,还是回到这宁静之地吧,何必一直在外面为了功名利禄奔波劳役呢。
关于作者
宋代徐铉

徐铉(916年—991年)南唐,北宋初年文学家、书法家。字鼎臣,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历官五代吴校书郎、南唐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吏部尚书,后随李煜归宋,官至散骑常侍,世称徐骑省。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。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《说文解字》。工于书,好李斯小篆。与弟徐锴有文名,号称“二徐”;又与韩熙载齐名,江东谓之“韩徐”。

纳兰青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