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史》•卷二十六·志第七·地理下

地理下   大名府路 河东北路 河东南路 京兆府路 凤翔路 鄜延路 庆原路临洮路   大名府路,宋北京魏郡。府一,领刺郡三,县二十,镇二十二。贞祐二年十月置行尚书省。   大名府,上,天雄军。旧为散府,先置统军司,天德二年罢,以其所辖民户分隶旁近总管府。正隆二年升为总管府,附近十二猛安皆隶焉,兼漕河事。户三十万八千五百一十一。县十、镇十三:   元城镇二   大名镇一   魏县   冠氏镇四   南乐 镇一   馆陶镇一   夏津镇一   朝城 镇一   清平镇一   莘镇一   恩州,中,刺史。宋清河郡军事,治清河,今治历亭。户九万九千一百一十九。县四、镇六:   历亭镇四   武城镇一   清河   临清镇一   濮州,下,刺史。宋濮阳郡。户五万二千九百四十八。县二、镇三:   鄄城镇二   范 镇一   开州,中,刺史。宋开德府澶渊郡镇宁军节度,降为澶州,皇统四年复更今名。户三万三千八百三十六。县四、镇一:   濮阳   清丰   观城镇一   长垣   河东北路。宋河东路,天会六年析河东为南、北路,各置兵马都总管。府一,领节镇三,刺郡九,县三十九,镇四十,堡十,寨八。   太原府,上,武勇军。宋太原郡河东军节度,国初依旧为次府,复名并州太原郡河东军总管府,置转运司。户一十六万五千八百六十二。县十一、镇八:   阳曲镇五   太谷   平晋镇二   清源   徐沟   榆次   祁镇一   文水   交城   盂   寿阳   晋州。   忻州,下,刺史。旧定襄郡军。户三万二千三百四十一。县二、镇四:   秀容镇四   定襄   平定州,中,刺史。本宋平定军,大定二年升为州。兴定二年为防御,十一月复降为刺郡。户一万八千二百九十六。县二、镇三:   平定镇二   乐平镇一   汾州,上。宋西河郡军事,天会六年置汾阳军节度使,后又置河东、南、北路提刑司。户八万七千一百二十七。县五、镇二:   西河镇一   孝义   介休镇一   平遥   灵石   石州,上,刺史。旧昌化军。兴定五年复隶晋阳,从郭振之请也。户三万六千五百二十八。县六、镇四:   离石镇一   方山   孟门镇二   温泉   临泉镇一   宁乡   葭州,下,刺史。本晋宁军,贞元元年隶汾州,大定二十二年升为晋宁州,二十四年更今名。在黄河西,兴定二年五月以河东残破,改隶延安府。户八千八百六十四。寨八、堡九:   代州,中。宋雁门郡防御,天会六年置震武军节度使。贞祐二年四月侨置西经略司,八月罢。户五万七千六百九十。县五、镇十三:   雁门镇三   崞镇一   五台镇二   广武   繁畤镇七   庾州,下。中宋旧火山军,大定二十二年升为火山州,后更今名。兴定二年九月改隶岚州,四年以残破徙治于黄河滩许父寨。户七千五百九十二。县一、镇一:   河曲镇一   宁化州,下,刺史。本宁化军,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。户六千一百。县一、镇一   宁化 镇一   岚州,下,宋旧楼烦郡军事,天会六年置镇西节度使。户一万七千五百五十七。县三、镇四:   宜芳 镇一   合河 镇三   楼烦   岢岚州,下,刺史。本宋岢岚军,大定二十二年为州,贞祐三年九月升为防御,四年正月升为节镇,五月复防御。户五千八百五十一。县一、堡一:   岚谷堡一   保德州,下,刺史。本宋保德军,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,元光元年六月升为防御。户三千一百九十一。县一:   保德   管州,下,刺史。本宋宪州静乐郡,天德三年更。兴定三年升为防御。户五千八百八十一。县一:   静乐   河东南路,府二,领节镇三,防御一,刺郡六,县六十八,镇二十九,关六。   平阳府,上。宋平阳郡建雄军节度。本晋州,初为次府,置建雄军节度使。天会六年升总管府。置转运司。兴定二年十二月以残破降为散府。   临汾   襄陵镇一   洪洞   赵城   霍邑   汾西   岳阳   浮山   和川   冀氏   隰州,上,刺史。宋大宁郡。团练。旧大宁郡军刺史,天会六年改为南隰州,以与北京隰州重也,天德三年去“南”字。户二万五千四百四十五。县六、关四:   隰川   仵城   蒲   大宁关一   永和关一   石楼关二   吉州,下,刺史。宋置团练。旧名慈州,天德三年改为耿州,置文成郡军,明昌元年更名吉。户一万三千三百二十四。县二:   吉乡   乡宁   河中府,散,上。宋河东郡。旧置护国军节度使,天会六年降为蒲州,置防御使。天德元年升为河中府,仍旧护国军节度使。大定五年置陕西元帅府。户十万六千五百三十九。县七、镇四:   河东镇二   荥河镇一   虞乡   万泉 镇一   临晋   河津   猗氏   绛州,上。宋置绛郡防御。天会六年绛阳军节度使。兴定二年十二月升为晋安府,总管河东南路兵马,三年三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。户一十三万一千五百一十。县七、镇五、关一:   正平镇一   曲沃镇二   稷山   翼城   太平   垣曲镇一关一   绛镇一   平水   解州,上,刺史。宋庆成军防御,国初置解梁郡军,后废为刺郡。贞祐三年复升为节镇,军名宝昌。兴定四年徙治平陆县。户七万一千二百三十二。县六、镇四:   解   平陆镇一   芮城   夏镇一   安邑   闻喜镇二   泽州,上,刺史。宋高平郡。天会六年以北京泽州同,加“南”字。天德三年复去“南”字。贞祐四年隶潞州昭义军,后又改隶孟州。元光二年升为节镇,军曰忠昌。户五万九升四百一十六。县六、镇二:   晋城镇二   端氏   陵川   阳城   高平   沁水   潞州,上。宋隆德府上党郡昭德军节度使。天会六年,节度使兼潞南沁观察处置使。户七九千二百三十二。县八、镇四:   上党镇一   壶关   屯留镇一   长子镇一   潞城   襄垣镇一   黎城   涉   辽州,中,刺史。宋本乐平郡刺史,天会六年以与东京辽州同,加“南”字,天德三年复去“南”字。户一万五千八百五十。县四、镇一、关一:   辽山镇一关一   榆社   和顺   仪城   沁州,中,刺史锦山郡。宋威胜军,天会六年升为州。元光二年升为节镇,军曰义胜。户一万八千五十九。县四、镇一:   铜鞮   武乡镇一   沁原   绵上   怀州,上,宋河内郡防御,天会六年以与临潢府怀州同、加“南”字,仍旧置沁南军节度使,天德三年去“南”字。皇统三年闰四月置黄沁河堤都大管勾司。大定五年置行元帅府。兴定五年置招抚司。户八万六千七百五十六。县四、镇六:   河内镇四   修武镇一   山阳   武陟镇一   孟州,上。宋济源郡节度,天会六年降河阳府为孟州,置防御,守盟津。宣宗朝置经略司。户四万一千六百四十九。县四、镇二:   河阳镇二   王屋   济源   温   京兆府路,宋为永兴军路。皇统二年省并陕西六路为四,曰京兆,曰庆原,曰熙秦,曰鄜延。府一,领节镇一,防御一,刺郡四,县三十六、镇三十七。   京兆府,上。宋京兆郡永兴军节度使。皇统二年置总管府,天德二置陕西路统军司、陕西东路转运司。户九万八千一百七十七。县十二、镇十:   长安镇一   咸宁镇二   兴平   泾阳   临潼镇一   蓝田   云阳 镇一   高陵镇二   终南镇一   栎阳镇一   鄠镇一   咸阳   商州,下,刺史。宋上洛郡军事。贞祐四年升为防御,寻隶陕州,兴定二年正月复来属,元光二年五月改隶河南路。户三千九百九十九。县二、镇一:   上洛镇二   洛南   虢州,下,刺史。宋虢郡军事。贞祐二年割为陕州支郡,以备潼关。户一万二十二。县三、镇五:   虢略镇三   卢氏镇二   朱阳   乾州,中,刺史。宋尝改为醴州,天德三年复。户二万六千八百五十六。县四、镇三:   奉天镇一   醴泉镇一   武亭镇一   好畤   同州,中,宋冯翊郡定国节度,治冯翊。后改安国军节度使。户三万五千五百六十一。县六、镇九:   冯翊镇二   朝邑镇四   白水   郃阳镇一   澄城   韩城镇二   耀州,上,刺史。宋华原郡感德军节度,皇统二年降为军事,后为刺史州。户五万二百一十一。县四、镇二:   华原   同官镇一   美原   三原镇一   华州,中。宋华阴郡镇潼军节度,治郑,国初因之,后置节度使,皇统二年降为防御使。贞祐三年八月升为节镇,军曰金安,以商州为支郡。户五万三千八百。县五、镇六:   郑镇一   华阴镇二   下邽镇二   蒲城镇一   渭南   凤翔路,宋秦凤路,治秦州。府二、领防御二,刺郡二,县三十三,城一,堡四,寨十四,镇十五。   凤翔府,中。宋扶风郡凤翔军节度。皇统二年升为府,军名天兴,大定十九年更军名为凤翔。大定二十七年升总管府。户六万三千三百三。县九、镇四:   凤翔   宝鸡镇一   虢镇一   郿   盭厔   扶风镇一   岐山镇一   普润   麟游   德顺州,上,刺史。宋德顺军,国初隶熙秦路,皇统二年升为州,大定二十七年来属。贞祐四年四月升为防御,十月升为节镇,军曰陇安。户三万五千四百四十九。县六、寨四、堡一:   陇干   水洛堡一   威戎   隆德   通边寨三   治平寨一   平凉府,散,中。宋渭州陇西郡平凉军节度。旧为军,后置陕西西路转运司、陕西东、西路提刑司。大定二十六年来属。户三万一千三十三。县五、镇五、寨一:   平凉   潘原   崇信镇一   华亭   化平镇四寨一   镇戎州,下,刺史。本镇戎军,大定二十二年为州,二十七年来属。户一万四百四十七。县二、堡三、寨八:   东山   三川堡三寨八   秦州,下。宋天水郡雄武军节度,后置秦凤路。国初置节度,皇统二年置防御使,隶熙秦路,大定二十七年来属,元光二年四月升为节镇,军曰镇远,后罢,贞祐三年复置。户四万四百四十八。县八、城一、寨三、镇二:   成纪   冶坊   甘谷   清水   鸡川   陇城寨一   西宁   秦安 城一寨二镇二   陇州,下,宋氵幵阳郡,防御。海陵时隶熙秦路,大定二十七年来属。户一万六千四百四十二。县三、镇五:   氵幵阳倚。有氵幵水、隃麋泽。)镇二   氵幵源镇三   陇安   鄜延路,府一,领节镇一,刺郡四,县十六,镇五,城二,堡四,寨十八,关二。   延安府,下。宋延安郡彰武军节度使,皇统二年置彰武军总管府。户八万中九百九十四。县七、寨四、堡一、镇一。   肤施镇一   延川寨一   延长   临真   甘泉   敷政   门山堡二寨四   丹州,中,刺史。宋咸宁郡军事,国初因之。户一万三千七十八。县一、镇一、关一:   宜川镇一关一   保安州,下,刺史。宋保安军,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。户七千三百四十。县一、寨三、镇二、堡一、城一:   保安寨三镇二堡一城一   绥德州,下,刺史。唐绥州,宋绥德军,大定二十二年升为州。户一万二千七百二十。县一、寨十、城一、堡一、关一   清涧寨十城一嗣武。)堡一关一   鄜州,下。宋洛交郡康定军节度,国初因之,置保大军节度使。户六万二千九百三十一。县四、镇一:   洛交镇一   直罗   郦城   洛川   坊州,中,刺史。宋中部郡军事。户二万七百四十六。县二、镇一:   中部   宜君镇一   天会五年,元帅府宗翰、宗望奉诏伐宋,若克宋则割地以赐夏。及宋既克,乃分割楚、夏疆封,自麟府路洛阳沟距黄河西岸,西历暖泉堡,鄜延路米脂谷至累胜寨,环庆路威边寨逾九星原至委布谷,泾原路威川寨略古萧关至北谷,秦凤路通怀堡至古会州,自此距黄河,依见流分熙河路尽西边,以限楚、夏之封,或指定地名有悬邈者,相地势从便分画。   庆原路,旧作陕西西路。府一,领节镇二,刺郡三,县十八,镇二十三,城二,堡四,寨二十二,边将营八。   庆阳府,中。宋安化郡庆阳军节度。本庆州军事,国初改安国军,后置定安军节度使兼总管,皇统二年置总管府。户四万六千一百七十一。县三、城二、堡一、寨三、镇七:   安化   彭原镇二   合水镇五城二寨三堡一   环州,上,刺史。宋军事,国初因之,大定间升为刺郡。户九千五百四。县一、堡三、寨六、镇三:   通远堡三寨六镇三   宁州,中,刺史。宋彭原郡兴宁军节度,国初因之,皇统二年降为军,仍加“西”字,天德二年去“西”字,为刺郡。户三万四千七百五十七。县四、镇五:   安定镇一   定平 镇二   真宁镇二   襄乐   邠州,中。宋新平郡静难军节度使,国初因之。户四万七千二百九十一。县五、镇三、寨一:   新平   淳化   宜禄镇一   永寿镇一寨一   三水镇一   原州,上,刺史。宋平凉郡军事,大定二十七年为泾州支郡,后复军事。户一万七千八百。县二、镇三、寨五:   临泾   彭阳镇三寨五   泾州,中,彰化军节度使。本治泾川,元光二年徙治长武。户二万六千二百九十。县四、寨一、镇二:   泾川寨一   长武   良原   灵台 镇二   边将:   第二将营,在荔原堡西,白豹城南七十五里,户三千七百一十六。   次西第四将营,户一千二百三十二。   次西第三将营,户二千一百五。   次西第八将营,户一千二百二十二。   次西第七将营,户八百五十。   次西第九将营,户七百二十七。   次西第六将营,户九百八十九。   次西第五将营,户三百六十四。   皇统六年,以德威城、西安州、定边军等沿边地赐夏国,从所请也。正隆元年,命与夏国边界对立烽候,以防侵轶。   临洮路,皇统二年改熙州为临洮府,置熙秦路总管府,大定二十七年更今名。府一,领节镇一,防御一,刺郡四,县一十三,镇六,城六,堡十二,寨九,关二。   临洮府,中。宋旧熙州临洮郡镇洮军节度,后更为德顺军,皇统二年置总管府。户一万九升七百二十一。县三、镇一、城一、堡四:   狄道镇一城一   当川 堡一   康乐 堡三   积石州,下,刺史。本宋积石这溪哥城,大定二十二年为州,户五千一百八十五。县一、城三、堡三:   怀羌城三堡三   洮州,下。宋尝置团练。刺史。旧军事。临宋界,至西生羌界八十里。户一万一千三百三十七。堡二:   兰州,上,刺史。宋金城郡军事。户一万一千三百六十、镇三、城二、堡三、关一:   定远   龛谷   阿干城二堡三镇三关一   巩州,下,节度。宋通远军,皇统二年升军事为通远军节度使。户三万六千三百一。县五、寨四、镇一:   陇西   通渭   定西镇一   通西   安西 寨四   会州,上,刺史。宋前旧名汝遮。户八千九百一十八。县一、寨二关一:   保川 寨二关一   河州,下,防御,宋安乡郡军事。至都西千七百一十里。皇统二年升军事为防御,贞祐四年十月升为节镇,军曰平西。户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二。县二、城一、寨三、镇一:   枹罕   宁河 城一寨三镇一
关于作者
元代脱脱等

暂无作者简介

纳兰青云